
“紅船精神”指引嘉興城鄉公交發展
來源:中國交通報 記者 周向陽 通訊員 王淑貞
“七一”臨近,浙江嘉興南湖的綠樹濃蔭下、粼粼碧水邊,時不時閃現出一面鮮紅的黨旗,為江南的盛夏再添一分熱烈活力。
嘉興是一座特殊的“紅色”城市:1921年7月,中共一大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勝利閉幕,寫下了黨史上的光輝一頁;去年10月,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,赴嘉興瞻仰南湖紅船,全國掀起了學習“紅船精神”的熱潮。
乘車穿行嘉興,窗外的景觀從一棟棟現代感十足的高大寫字樓,過渡到一排排白墻飛檐裝飾的鄉村別墅,有如畫卷。更美妙的是,這樣的視覺轉換,發生在一趟趟由村鎮直達城區的公交車上。
新時代的嘉興熱土上,不僅有紅色足跡的傳承,而且有“左手繁華都市,右手美麗鄉村”的現實意象。
城鄉公交載來每天的幸福感
城市和鄉村的差距越小,越能體現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。2004年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嘉興蹲點調研,指出嘉興“完全有條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”。10多年的努力后,嘉興統籌城鄉水平躍居浙江省第一,農村居民收入連續12年居全省第一,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1.695∶1,位居全國前列。
城鄉協調發展,交通必須先行。近年來,嘉興全力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“升級版”,不僅以密集的高速公路“動脈”撐起了長三角交通樞紐,還體現在豐富、細膩的末端“毛細血管”——城鄉公交上。
如今在嘉興,無論是市民還是鄉鎮村民,坐公交車往來城里和鄉村,是稀松平常的事。這份幸福的細微之處,是便利、舒適和安心的出行條件。
早晨9點剛過,記者在位于市中心的嘉興火車站公交樞紐踏上游1路公交車。鄰座的許大媽挎著花布包,正準備坐車返回位于南郊鳳橋鎮的家。“我今天到第一人民醫院取化驗單,早晨6點搭頭班車進城的,就在家門口上的車。”許大媽告訴記者,回到家10點左右,一點也不耽誤一天的事。
和游1路相似,全市許多公交線路的一頭連著高鐵站、火車站等客運樞紐,另一頭連著一個個村鎮,中間串起醫院、學校、政府辦事機構等。雖然烈日當空,公交車里卻冷氣充足,車子跑得安靜平穩。“近兩年我開車少了,出門辦事坐公交車順順當當,不用操心。”坐271路到王江涇鎮跑業務的劉先生對記者說。
271路是全國鎮村公交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,前不久,這條線路再獲殊榮,在交通運輸部“我的公交我的城”重大主題宣傳活動中,成為全國10條“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”之一。無論是新能源公交車、場站配套設施等“硬件”,還是運營管理、服務質量等“軟件”,都經過了活動組委會的嚴格甄選。
如今,嘉興市區至各鄉鎮都開通了夜班公交,一張卡刷遍城鄉公交,城鄉共享、相互銜接、布局合理、方便快捷的城鄉公交網絡已經實現市域全覆蓋。
首創精神推動城鄉公交改革
成果豐碩,得來卻不容易。10多年前,嘉興城鄉公交也有全國的通病——線路少、車況差、秩序亂。2009年,嘉興在全省率先改革城鄉客運管理模式,變化由此發生。
2005年,習近平同志在《光明日報》上發表文章提出,開天辟地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,堅定理想、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,立黨為公、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,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,也是“紅船精神”的深刻內涵。“從一定意義上說,嘉興在全省率先推行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,就是首創精神的踐行。”嘉興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孫繼峰介紹。
9年前,在政府、行業管理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,嘉興國鴻公交克服重重困難,收編私營線路和車輛,實行公益票價,完成了城鄉公交集約化、規模化、國有化經營轉型。
駕駛員沈水根在嘉興游1路公交線開了21年車。2004年,這條線路還叫101路時,沈水根是一名私營車主。3月23日,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乘坐他駕駛的公交車,考察了三星村站點公交線路牌等。“下車時還與我親切握手,我非常受鼓舞。”時至今日,沈水根依然很激動。
作為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的親歷者,2009年,沈水根主動交了車鑰匙,成為嘉興國鴻公交的一名專職駕駛員。城鄉公交改革“破冰”在一時間發生,深層變化卻需在日積月累中實現。在嘉興市交通投資集團的大力領導和支持下,作為嘉興城鄉公交運營的具體實施單位,嘉興國鴻公交嚴抓經營管理、傾力優化服務。如今,在嘉興城鄉公交的任何一條線路上,駕駛員身著統一制服規范服務,連使用藍牙耳機接打電話都被嚴格禁止。
“相比以前,路好了,車也更好了,公司管理更規范,經常受到乘客表揚,作為駕駛員我很自豪。”沈水根說。優質服務贏得乘客的口碑,帶給駕駛員更多歸屬感和榮譽感,凝成公交企業的發展動力,形成城鄉公交發展的良性循環。
旅游公交串起美麗鄉村
進入新時代,全國開啟了“建設美麗鄉村”的新征程。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嘉興積極響應號召,正在推進“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三年行動計劃”。這一次,嘉興城鄉公交再次擔起重任。
作為嘉興首條運游融合公交線路的游1路,連接著嘉興市區和浙江省第一批“美麗鄉村示范鎮”鳳橋。鳳橋有蜜桃飄香的三星村,有花海爛漫的永紅村,還有古雅宜人的梅花洲,是國際友人眼中的“最詩意鄉村”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游客知道了一個“秘笈”——乘高鐵到嘉興南站后,坐游1路享受一趟觀光、休閑的生態之旅,是最高效而舒適的出行方案。
上海游客林先生已是第2次專程到嘉興旅游。“我和家人周六坐高鐵到嘉興南站,坐上游1路,15分鐘左右就到了南湖景區。”林先生說,在南湖游覽半天后,再坐上游1路到鳳橋,住在梅花洲或者永紅村的民宿酒店,賞景休閑,第二天捎上幾包土特產原路返回,又輕松又簡便。
交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“牽一發而動全身”的角色,通過“公交+旅游”的良好結合,嘉興游1路帶火了嘉興鄉村旅游,帶動了城市、鄉鎮的全方位發展。如今,游1路全天發車130班,年客流量達200萬人次,全線投用新能源公交車,成為嘉興“運游融合”公交線路的典范。
嘉興國鴻公交總經理韓一峰介紹,為打造好這條線路,在公交場站建設、車輛更新等方面,嘉興市、鎮各級政府、財政和行業管理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,公司也派出最精干的管理團隊和駕駛員隊伍,按最高標準保障運營服務。他表示,下一步,國鴻公交還將配合嘉興“全域旅游”,開發“環鎮公交”“鄉村觀光游公交”,把旅游線路延伸得更細致。
嘉興市交通投資集團副總經理何宇健表示,今后,嘉興城鄉公交將在“紅船精神”引領下,努力在“便捷高效、綠色低碳、智慧公交、規范服務、安全文明、群眾滿意”6個方面全面提升,著力打造高品質的嘉興城鄉公交品牌,更好地服務于嘉興美麗鄉村建設。“讓城鄉群眾在公交出行中擁有更大的獲得感和幸福感,是企業的社會職責,也是嘉興公交人的幸福。”何宇健說。